李兆申:积极用药 实现消化道肿瘤早防早治

发布日期:2019-07-22 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量:
  •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到2030年,实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慢性病健康管理,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5%。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兆申教授在做客新华网“聚焦中国医疗卫生发展”系列访谈时表示,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深入推进,针对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等恶性肿瘤的防治工作将成为消化系统疾病领域未来的“主攻方向”。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兆申教授做客新华网

            李兆申表示,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治疗药物的发展,胃溃疡、慢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病等消化系统良性疾病防治工作已取得“阶段性胜利”,只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规范化治疗,一般不会对生命健康形成太大威胁。然而,一些消化道恶性疾病,如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等,现已成为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导致严重的疾病负担和社会经济负担。

            如何实现消化道肿瘤早防早治?他认为,首先应提升居民健康素养,呼吁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戒烟限酒、坚持锻炼、保持良好心态、定期体检等。在这方面,可以由大医生、大专家牵头,组织医疗机构、媒体、社会组织等多方参与的健康科普活动。“患者如果在早期发现反酸、烧心等症状,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如果必要的话可以使用PPI类药物。此外,导致胃癌的一个因素是Hp感染,也是幽门螺杆菌感染。PPI类药物可以协助抗菌素来杀灭Hp,预防胃癌的发生。”他说。

            其次,要实现预防工作“重心下移”和“关口前移”。他建议,一些可负担的早期普查和精查手段应深入社区、基层,让消化道癌症高危人群能够得到及时筛查和早期发现,实现早诊断、早预防。据介绍,目前,首批消化道肿瘤防治中心已在无锡启动试点工作,通过共建医联体模式,推动当地建立规范的早期胃癌筛查和诊疗体系,如果该模式未来向全国推广,将有望进一步提升我国消化道肿瘤防治水平。

            第三,推进消化道癌症防治领域的科技创新,促进医学成果转化推广。李兆申举例,在消化道疾病筛查诊断方面,胶囊内镜可以减轻检查痛苦,提高患者就诊率。“有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我们就能实现癌症的早期诊疗,不需要开腹、开胸就能把病灶切除掉。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还能实现远程医疗,患者即使居所偏僻也能得到一线城市知名专家的治疗,这些都是我们应该继续努力的方向。”李兆申强调,创新没有止境,相信今后在消化道癌症防治领域还会看到更多创新药物和设备的诞生,助力国人健康。(袁馨晨)

     

    +1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 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