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医师节:心内科医生

发布日期:2019-05-27 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量:
  • 微信图片_20180728153229.jpg

      浙江在线7月27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严粒粒 通讯员 王家铃 盛羽)“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这是心内科,甚至医疗界十分流行的一句话。 

      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6》,我国心血管病死亡率居首位,高于肿瘤和其他疾病,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的40%以上。然而,遭遇生命的“头号杀手”时,很多病人往往由于发病前,症状并不是十分明显,最终疏忽错失最佳治疗时间。

      近日,记者走进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心内科。在主任医师傅国胜的工作日里,记者试图了解一位心内科医生如何为患者,从死神抢时间。

      查房时刻:

      懂方言,背病案,最愁生病上百度、

      清晨,距离写字楼白领们打卡上班,还有一大段时间。邵逸夫医院,则早已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准时8点,傅国胜出现在心内科住院部。在开始今天的门诊之前,他需要领着他的主诊团队和一群实习医生进行查房,跟踪他收进住院部的患者病况。 

      心内科的病房和别的科室不一样。病房靠走廊的墙,都开了一扇窗。由于心肌梗塞等心脏病,往往起病极速,病情险恶,不给急救留有太多时间。这面窗,有助于护士医生随时观察病人情况。

      不过,医生对病人的了解方式,远远不止这“一扇窗”。

    微信图片_20180728153237.jpg

      对傅国胜来说,他的“多语言天赋”为与患者沟通起到重要作用:

      “你是不是东阳人?”在病人用一段记者难以辨别的方言自述病情之后,傅国胜问。

      “不远不远,我是义乌人。” 

      说完,两人一句普通话,一句方言地聊了起来。场面有趣。 

      “新医生听不懂患者方言是常事。别怕,之后你们有大把时间在临床锻炼语言能力。”看到身边的实习医生紧皱眉头、一脸满让,傅国胜不忘幽默安慰。 

      医院的病人来自全国各地。患者又大多是老年人,普通话不熟练。但辨识方言对于傅国胜来说早就不是难事。从医数十年,看的病人多了,自然能听出一二。 

      傅国胜还善于将复杂的医学治疗,用形象的比喻解释给患者听。因为他知道,“未知”往往造成患者的恐惧。 

      比如,对于方老太和她的女儿来说,要往胸里装心脏支架,就是一件恐惧的事。“我网上搜了,说支架对于人身体来说是‘异物’。最好还是不要有,是不是真的啊医生?”因为母亲在前几年已经装过3次支架,这次女儿十分焦虑。

      “放心装。好比以前从村里进城,要爬山。现在科技进步了,跑高速就行。支架就是高速,可以把心血管疏通。”傅国胜宽慰之后,女儿放心多了。

      近年来,互联网+医疗发展迅速。原本诊断应该由医生与病人面对面进行。但总有某些病急乱投医的患者改为“百度”一下之后,开始恐慌紧张。 

      “每位病人的病情都不尽相同,即使是病状一致,也会因身体状况、心理状态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诊疗方式。”傅国胜认为,“尤其是涉及到心脏方面的疾病,通过互联网方式搜取医治方案,是我们不认同的。”

      半个多小时查房时间,10个病人分布不同病房。但整个过程中,记者没有看见傅国胜拿出任何有关病人的材料。所有患者病案,脱口而出。

      “这个患者不孕不育,准备做试管婴儿,后来身体检查时候发现心脏先天性房缺,有可能影响受孕。需要先解决心脏问题。”

      “这个患者是手术后出现并发症,全面抢救后发现心脏血管闭塞。现在要严密监控术后病情。” 

      …… 

      虽然,邵逸夫医院的病案和各种检查报告全部实现“云端保存”,查阅病例十分方便。但傅国胜总能记下患者的病情与治疗进展,他认为,这是对病患负责的方式。  

    微信图片_20180728153255.jpg

      门诊时刻:

      天南海北粉丝多,有时候也会“开后门”

      8点30分左右,查房工作基本完成后,是门诊时间。

  •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