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友好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张晓艳:为贫困地区送去医者仁心

发布日期:2019-08-04 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量:
  • 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组委会日前审核确定了由各地和军队系统推荐的303名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其中包括北京市10名候选人,他们分别是:为贫困地区送去医者仁心的张晓艳;科技助老,用青春守护“夕阳”的张佳鑫;追击歹徒、英勇夺刀的蔡文岁、张少康、周凡凡;公交车上制服持刀扎伤女乘客歹徒的杨帆、赵小伟;带领农户共同致富的“豌豆女王”张涛;恪守“企业标准高于国家标准”准则的苑永萍;用创新书写中国标准的程刚;扎根戈壁为国宝造像的李东方;用豁达和真诚暖三家的王晓旌;为七位老人撑起一片天的田琴。今起,新京报开辟“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栏目,介绍他们的感人事迹。

    “完全没想到,才几年时间,志愿团就发展到900多人了!”这个结果让中日友好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张晓艳非常意外,也很欣慰。2015年3月5日张晓艳倡议成立的“全国社区医疗服务志愿团”,如今已经成为国内规模最大、规格最高、服务基层次数最多的全国性医疗公益团队。说起这件事,张晓艳用四个字来形容:超级感动。

    医疗资源分布不均便组织医生走基层

    在张晓艳的记忆中,她最高的日门诊量曾达到189人,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刷新了个人纪录。“那天是周末,本应两个人出诊,但同事病了,我就一个人承担。大老远地,人家从外地来看病,你能不给人看吗?”8个助手,4台机器,“我保证对每个人都过脑子,但是人太多,不能聊天”,她对患者解释道。

    张晓艳分析,一方面是医疗资源分布不均,人们都想来北京的大医院看病,另一方面,老百姓的健康意识提高了,防病治病的要求也提高了,因此医院接诊的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总是源源不断。

    以前张晓艳总是埋头干活,2013年当选为市人大代表之后,她开始抬头看路,思考这些深层次的问题。她在地图上琢磨全国医疗资源的分布,“有的地方明显就是空白”。连上厕所都在想这个问题的张晓艳,想到志愿服务是个好办法,“不妨组织专家联合起来,流动到基层去。”

    于是,2015年学雷锋纪念日这一天,张晓艳在中华志愿者协会的沙龙上说出了组建“医疗服务志愿团”的想法。发完倡议,三个月内张晓艳就组织了两次义诊活动。到了7月的一个周三,下午查完房,她抽空打了十几个电话,就在医院的会议室,十几个医生来参会,张晓艳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社区医疗服务志愿团”工作会议。8月份,开了第二次会,变成了20人;第三次,近100人……各种科室的医生都有,团队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自掏腰包买特产回馈医生志愿者

    2015年4月9日至11日,张晓艳组织了第一次义诊活动,她带着十几名医生去了山西省武乡县。一到那里,来自北京的专家特别受欢迎,医生们加班加点,为500多名患者进行了义诊和健康咨询。

    “当时我们都已经完成工作回宾馆准备用晚餐,发现还有患者直接来宾馆门口找我们,专家们又继续忙到夜里9点多,看完所有前来咨询的患者之后,才草草地用了晚饭。”这般付出辛劳,张晓艳看在眼里,内心又是感动,又是心疼,还满是愧疚。

    作为活动发起人,为了弥补大家,张晓艳自掏腰包,试着买了一包当地的大枣给大家品尝,大家都说又香又甜。一听都说好吃,她赶紧给每人买了一份,还买了山西老陈醋当做小礼物回馈大家,花了将近5000元。“我不吝惜钱,医生们这么辛苦,却没有一句抱怨,非常有情怀,是一群可爱可敬的人,我真的深受感动,只能以这种方式表达谢意。”

    让张晓艳感动的小事还有很多:有的医生报名了因为工作忙不能随团走,处理完医院的病人就自己买票连夜赶过去;有的医生因为当时走不开,宁可自己开车赶过去也不愿耽误义诊活动;还有的出发时突然身体不适,却带病坚持不掉队。

    尽管在资金上有当地政府、社会组织等机构的支持,但是如何让这个团队可持续发展、如何平衡专家们的休息时间,不让本就辛苦的专家们操劳过度,是张晓艳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毕竟专家也是人,需要多年培养才能造就,是国家不可多得的宝贵医疗财富,必须好好珍惜。”

    长途跋涉为藏民做疾病筛查

    偏远地区医疗条件落后,环境也十分艰苦,要去当地送医并非易事。2017年7月22日,张晓艳与志愿团专家走进西藏林芝,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医疗援助。他们根据当地群众的实际需求和专业特点分为两路,先后奔赴林芝市人民医院、波密县人民医院开展查房、会诊、义诊、讲座等活动,同时,深入波密县下辖的七个村庄,对藏区村民进行大规模的健康体检和包虫病筛查。

  •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 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