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越接近正常,不代表越好!

发布日期:2019-09-21 来源:未知 浏览量:
  • 血糖越接近正常,不代表越好!

    应该多吃药,让血糖降至正常吗?

    生活条件是越来越好了,糖尿病也成了十分普遍的疾病。

    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用药,而且随着病程的进展,往往需要调整用药方案,因此正确使用药物是控制糖尿病、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只是这个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用药误区,快看看你有没有中招吧。

    血糖越接近正常,不代表越好!糖尿病的 4 个用药误区

    误区一:多吃药,血糖越接近正常越好

    很多人都认为血糖越接近正常越好,所以会忽视医嘱,自行增大药量,但其实不同的人群的降糖目标是不一样的。

    对于年纪较轻(<50 岁)、病程较短(<5 年)的病人,以正常人的血糖为标准是可以的,但年龄每增长 10 岁,血糖标准就要升高 1~2 mmol/L。

    而糖化血红蛋白的标准也有 7%、8% 和 9% 之分:

    • 病程较短的年轻患者,应以 7% 为标准

    • 预期寿命<10 年的患者,应以 8% 为标准

    • 预期寿命<9 年的患者,应以 9% 为标准

    此外,降糖要以不出现低血糖为前提。如果按正常标准降糖后,出现低血糖,就不能按正常标准来要求或调整了。

    误区二:大餐前多吃一粒药

    我们都知道饭后血糖会升高,尤其是面对丰盛的大餐,那就更是如此。有些人因为担心血糖飙升,会在吃大餐前多吃一粒药。

    其实这种做法很冒险。不要小看这多吃的一粒药,这粒药很可能使药物副作用增加,而且容易矫枉过正,引发低血糖,甚至出现低血糖昏迷,非常危险。

    血糖越接近正常,不代表越好!糖尿病的 4 个用药误区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创意

    这种例子有很多:餐前多服格列 * 嗪,能改变饭后的高血糖,但同时可能在几小时后引起低血糖;增加阿卡 * 糖的服用量,容易引起腹胀或腹泻……

    真正能够根据进餐量调整剂量的是餐时胰岛素,不过也只能在医生的指导下偶尔为之,以免增加不良反应风险以及体重增加。

    误区三:不注意服药时间、服药方法

    不按规定正确服药,不仅会降低疗效,而且会增加副作用,产生不良后果。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服药方法,比如:

    • 磺脲类药物(如格列齐特、格列美脲、格列喹酮),应在饭前半小时服;
    • 短效胰岛素促泌剂(如瑞格列奈、那格列奈),通常应在饭前 15 分钟内服用;
    • 双胍类药物(如二甲双胍),餐前服用效果佳,但对胃肠道的副作用大;餐中或餐后服,从小剂量开始缓慢加量,药物有效性会更好。但具体选择哪种,还是应该听取医生建议,视具体情况而定;
    • 糖苷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应在开始进餐时随饭嚼碎同服。

    误区四:打胰岛素会上瘾

    很多人都觉得用胰岛素会形成依赖,所以一直持观望态度。事实上,胰岛素是我们自身胰腺分泌的一种生理性激素,可以调节糖代谢,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

    是否需要额外补充胰岛素,取决于我们自身的胰岛素分泌水平。部分糖尿病患者要终身使用胰岛素,是因病情需要并非依赖成瘾。如果到了该使用胰岛素的状况,而不使用胰岛素,持续的高血糖会损害血管和胰岛细胞。

    中国 2 型糖尿病治疗指南(2017)建议:一旦确诊为糖尿病,可以尽早使用胰岛素,而不是等到病情严重、出现并发症再用。

    而对于病程较长的重症 2 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近乎衰竭,口服降糖药的疗效往往欠佳甚至完全无效。这种情况下,就更应该及时启动胰岛素治疗。

    血糖越接近正常,不代表越好!糖尿病的 4 个用药误区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创意

    总而言之,我们应该尽早把血糖控制在达标范围内,解除高血糖对血管、胰岛及各脏器的毒性作用。要知道,血糖控制及时,可以保护甚至逆转残存胰岛细胞的功能。

    机智如你,是不是已经学会了?考验的时候到了!

    小丁和阿香是一对可爱的情侣。和我们一样,他们也会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各种用药难题。

    现在他们遇到了一道「送命题」,靠你了!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 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