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当心分泌性中耳炎,“偷走”孩子听力

发布日期:2019-06-22 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量:
  • 采访中小晚了解到,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种儿童常见病。“这种病多发生于3至7岁的儿童。”孙瑜宁解释说,因为儿童咽鼓管较成人短、平、直,炎症易逆行感染引起中耳炎,造成中耳腔负压,而咽鼓管周围肌肉收缩力量弱,软骨弹性较差,咽鼓管软骨段管壁容易塌陷,因此发病率较成人更高,腭裂患儿更易患中耳炎。

    警惕!当心分泌性中耳炎,“偷走”孩子听力

    警惕!当心分泌性中耳炎,“偷走”孩子听力

    耳闷耳鸣等是耳朵发炎的症状

    “不少孩子没有耳痛或轻微耳痛,无耳道流脓的症状,所以患病初期常被忽视。”孙瑜宁说,一般人会认为,耳朵有炎症就会流脓,但流脓不是中耳炎症的必然表现。

    孙瑜宁表示,分泌性中耳炎很特殊,它的鼓膜一般是完整的,由于咽鼓管引流功能差,炎性积液积聚在鼓室里流不出来,因此很容易被忽视。但它并非没症状,耳闷、耳鸣、疼痛,都可能是这里发生了炎症。

    孙瑜宁告诉小晚,这些症状发生在大人身上,感觉到不舒服了自然会找医生治疗,但幼儿不会表达,对感觉感知也不清晰,即使有疼痛、耳闷,也可能不说或不知道怎么说,疼了一两天等急性炎症下去了或身体习惯了,但其实炎症一直没得到解决,等到大人发现孩子听力下降才引起注意,通常情况已比较严重,或将造成听力的严重损伤。

    “2至3岁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差,患病后,患儿无法表达出自己听不见,甚至会造成语言发育障碍,如果分泌性中耳炎拖得太久,形成‘胶耳’,可能会造成听力的不可逆性损失。”孙瑜宁表示。

    警惕!当心分泌性中耳炎,“偷走”孩子听力

    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孙瑜宁表示,分泌性中耳炎影响听力是一个缓慢发生、逐渐加重的过程,如果早期发现进行干预治疗,完全可以治愈。越早治疗效果越好。时间拖久了,等最终形成“胶耳”,那就会耽误孩子的一生,孩子可能就需要终生佩戴助听器了。

    “为什么发展到后期,中耳炎会变得越来越难治愈呢?因为在这个过程中,鼓室粘膜逐渐发生了变化,分泌的液体会变得越来越粘稠。”孙瑜宁解释说,分泌性中耳炎在最初始时中耳粘膜水肿,血管渗透性增加,分泌的液体为浆液性,如果病因一直不能解除,中耳粘膜上皮逐渐增厚、化生,分泌物不断增多,且粘度增大,积液水分逐渐吸收后,或形成包裹性积液,伴有肉芽组织形成等,最后可发展为粘连性中耳炎、鼓室硬化等后遗症。此时听力下降会很严重,治疗效果较差,一些患者甚至必须要佩戴助听器才能进行听力活动。

    警惕!当心分泌性中耳炎,“偷走”孩子听力

    小贴士

    值得注意的是,当发现孩子有些呆滞、反应差,查不出其他病症,可以去看一看耳朵,可能是听力出了毛病;孩子感冒了,尤其出现晚上睡觉打呼噜症状时,一定要重视,可能是腺样体肥大,极易引发急性中耳炎导致鼓室积液;过敏性鼻炎的患儿也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治好原发病,防止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

    警惕!当心分泌性中耳炎,“偷走”孩子听力

    怎样保护好耳朵

    日常生活中,大家往往会忽略对耳朵保护,对此,孙瑜宁告诉小晚,一些经常性的习惯有可能会影响到大家的耳朵健康,所以大家需要避免这些不好的习惯。

    1

    不需要刻意去掏耳朵。耳道内的菌群有自己的生态平衡,如果人为地去干扰、掏耳朵,会破坏外耳道正常环境,造成外耳道疼痛、甚至损伤外耳道皮肤,引起急性外耳道炎、霉菌性外耳道炎等。

    2

    感冒或鼻炎时,不要用力擤鼻涕,以免鼻腔内的分泌物通过咽鼓管逆行进入中耳,引发炎症。

    3

    积极治疗感冒、腭裂等原发性疾病,以免诱发中耳炎症。

    4

    加强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避免上呼吸道感染引发中耳炎症。

    5

    防噪音,避免长时间佩戴耳机。

    6

    家长要保持正确的哺乳方式,避免呛奶导致中耳感染。

    有些人必须定期掏耳朵

    绝大部分情况下,是不需要刻意去清理耵聍(耳屎)的。耵聍对于保护耳道、防感染、保湿都有好处,不必清理。耵聍内的溶解酶混合了皮脂腺分泌的脂肪酸,能产生微酸且抗菌的环境,可以保护我们的外耳道,避免细菌或是霉菌的感染。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 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