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医生展示

发布日期:2019-05-29 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量:
  • 最美医生展示

    于海峰在非典病房工作

    最美医生展示

    于海峰带领实习生查房

      于海峰,男,38岁,中共党员,医学硕士,主治医师,2002年8月毕业至今已经在烟台市传染病医院工作了14年,现为医院医疗七科副主任。他从刚毕业时一名年轻的医生,已经历练成为一名业务精湛,经验丰富的业务骨干。这期间,他不仅从业务技术上得到认可,他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和丹心仁术精益求精的医德更是被同事和患者称赞。

      “肩担使命,全情付出”

      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时候,有一天上了一宿夜班的他刚要下班,突然听到“大夫,一床不好啦!”的大声呼喊。情况危急,来不及细想,他一个箭步冲到床头,一床的老太太已经神志丧失,脸色发青——是窒息!刻不容缓,他立即给老人开放气道,但发现她口腔内充满了异物——面条,来不及戴手套,他直接用手指抠出了那些面条,立即行口对口人工呼吸、胸外按压……全然不计老太太是一个身患传染性肝炎的病号,全然忘记自己没做任何的防护措施。经过紧张、专业、有序的抢救,老太太转危为安。在他还来不及做个人清洗,来不及擦把汗的情况下,却遭到了家属激动地责难,此情此景各种委屈涌向心头。临床的另一个老太太实在看不下去,说道:“你这孩子怎么不知道感恩呐,你妈妈险些过去,是于大夫口对口人工呼吸把你妈救过来了……”此时老太太已经苏醒过来,知道了真相的家属们对他万分愧疚和感激,顿时,他的所有情绪都释然了,理解让一切付出都值得。从此“肩担使命、全情付出、将心比心,不求回报”成为他对自己工作的要求和准则,没有什么比生命的延续更可贵、更有成就感的。

      “事不避难、勇于担当”

      在2003年 “非典”的那场瘟疫爆发,于海峰作为年轻医生第一个被调到一线工作。当时国内疫情已经很严重,民众谈“非”色变,全国上下一片恐慌。由于作为一种新发传染病,谁也不知道后果是怎么样,但他却一直奋战在一线,隔离留观病人、制定方案、观察病情……无数个日夜,他吃住在隔离病房,无法与家人见面,在他与同事的共同努力下,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终于以人类的胜利告终。他因为突出表现烟台市委授予的“新长征突击手”的称号。这场战斗让他明白了什么叫“事不避难、勇于担当”,这是一个医务工作者的担当和使命,是生命对生命的承诺。

      “患者的笑容是对医生最大的回报”

      2008年烟台市传染病医院被确定为手足口病定点救治医院。于海峰又是第一时间被调往手足口病病区,当时他的孩子只有2岁,他舍小家为大家。由于手足口病大都是婴幼儿,并且一家大都一个孩子,因此治疗和护理都非常费心,很多人说孩子这么小,医护人员干的是出力不讨好的事。作为一个父亲,他深知孩子生病父母的焦虑,深知医生之于他们的意义,因此他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每一个小小病号,每天提早到科室,细细检查每一个孩子:体温有没有降低、疱疹有没有减少……为了减少他们的惧怕,他努力逗他们玩耍。有一名2岁的患儿,每天见到他,都会冲我笑,喊着叫他抱,把小小的婴儿抱在手里,看到孩子的开心,孩子对他的依赖和信任,使他的心里无比地柔软和幸福。作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务工作者,只要是真心付出了,哪怕是不懂事的孩子也会给我们爱的反馈,还有什么比这更有意义呢?在他们的积极治疗下,小患儿们一个一个康复出院,然而一天夜里,他自己2岁的儿子开始发高烧到39.5摄氏度,梦中喊着:“爸爸、爸爸……”当时他正值夜班,他的爱人只好抱着孩子来医院,那是儿子的第一次打点滴……看着孩子痛苦的表情,他内心充满了愧疚和心疼,因为极有可能是他把病毒传染给了儿子,这就是一名传染科大夫,奉献的不只是自己,还有家人包括孩子。这就是他的工作。

      甲流感时期于海峰治疗过一个上呼吸机的危重病人,插着呼吸机导管,这是非常痛苦的,尤其是在清醒状态下更是常人所难以忍受。一次夜班他和护士一起为他治疗,做完后他鼓励病人一定要挺住,看得出病人无比痛苦,然而该病人却面带微笑,用手指做出了一个胜利的手势。那一幕,在他心里久久不能忘怀。这时候于海峰说“一个饱受病痛折磨的危重病人,用他自己的方式传递着正能量,这种坚强和对生命的热爱让我非常感动,也给了我莫大的力量,继续前行,以我的力量去救死扶伤--患者的笑容是对医生最大的回报”。

      “我看不清他的表情,但从他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很关心我们……”

  •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 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